海外人身安全常识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8/5/9 10:20:37浏览次数:13440
|
文/张君 孙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出国出境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一项常见的内容。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1.46亿人次,其中既有旅游,也有留学、投资、就业,等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出境人数的增多,在境外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尽管我国游客出境游的安全意识更强了,但一些突发事件仍然不时发生。根据外交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全年处置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事件73172起,平均每天200起,每7分钟就发生1起,共涉及中国公民114099人。其中,较重大的领事保护案件数量仍然维持高位,达31658起,并呈现涉及人数多、社会关注度高、处置工作难等特点。上述数据尚不能完全涵盖一些由保险公司、旅行社及国内外私营援助公司受理的案事件。 从较重大领事保护案件数量的地域分布看,数量最大的地区依次为: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值得指出的是,该地域分布次序既与当地的安全环境有关,也与我国到该地区的人数基数有关。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印度是亚洲地区领保案件多发的国家。欧洲全年发生较大领保案件9456起,占总量的近30%。此外,考虑到我赴非洲人员总量与赴亚、欧地区人员数量相比差距较大,非洲地区领保案件的发案率属于较高水平。 从案件类型看,因社会治安问题引发的领保案件最为突出,达到8028起,占总量四分之一,主要涉及偷盗抢劫、人身伤害等。探视服刑人员类高居第二位,达5173起,这反映出中国公民海外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中国公民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引发的领保案件达4669起。意外事故类和出入(过)境受阻类案件也较多发,分别达3836起和3541起,包括年初的马来西亚沙巴州沉船致28名中国游客伤亡、海外交通事故共造成169名同胞身亡、多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溺水身亡,以及周边国家较为突出的海关人员索要“小费”问题等。其他案件类型中较为引人关注的是各类劳务纠纷,达3021起。 安全案事件具有意外突发和造成损失巨大等特点,一旦发生,后果往往无法挽回。因此,预防是首要之策。有出国出境计划的人员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必要的准备,立足于减小和防范风险,实现自身的安全。同时,安全领域涵盖的范围很广,很难罗列出不同环境下保障安全的诀窍,作为普及性的常识,本文梳理了一部分必要的安全建议,仅供参考。 一、保持必要的安全意识。 在所有的安全措施中,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我们虽然很难用语言和量化工具对安全意识作出精确的界定,但是有几句大白话值得提醒: 1. 必须意识到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不能想当然地用境内生活的思维定势对待在境外的安全风险。这方面涵盖的内容是很多的。比如,我们在境内是靠右行,有些国家则是靠左行。再比如,在一些国家,遇警察盘查时,试图解释或掏出证件,则可能增加自身的风险。 2.安全第一,没有把握的地方不去,没有把握的东西不吃。 3.遇事保持冷静和理智,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相机应对,避免慌乱。 二、有针对性地做好行前准备。 了解情况,做好评估和准备。对准备前往国家的综合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客观地认识安全形势和评价相关风险。可以登录有关的官方网站和公众号了解目的国安全形势和近期发生的案事件种类、安全提醒、注意事项等。外交部的中国领事服务网内容及时、丰富,出行前建议认真查看。同时,外交部微信公众号“领事直通车”也值得关注。 前往风险较高地区的,还应浏览我国相关驻外使领馆的网站,了解查询更具体的安全信息。互联网上还可以搜索到其他一些社会机构的风险评估信息,也可视情况作为参考。 此外,还应了解目的国有无突出的疫情等情况。我国的卫生主管部门和出入境检疫部门视情发布有关的疫情预警信息和预防知识。根据出国的逗留时间和目的国的情况,有时须进行专门的体检和接种疫苗,并领取相关的证书(旅行时随身携带,以备查验)。 …… 详见本刊2018年5期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