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李玫瑾教授谈心理系列四 依 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8/4/11 10:01:25
浏览次数:14331  

  主 持 人:张安妮
  专家支持:李玫瑾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场。上一期,李玫瑾教授通过一起曾轰动全球的美国校园枪击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心理创伤”这一概念,我们知道了人的问题为什么在早年,以及早年对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影响。 接下来,李教授将用两期的篇幅为我们阐释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依恋。欢迎大家踊跃互动。

  人生早年:稳定的抚养人很重要

  主持人:您好李教授,上一期,我们谈了心理创伤的存在方式及危害,那么对于公安机关或个人来讲,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李玫瑾:你所问的启发是两个问题,其一是公安机关由此得到哪些启发?其二是个人在生活中由此得到哪些启发?
  我认为,公安机关的所有警种、所有警察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包括犯罪心理学的知识。首先,许多犯罪案件即使侦破,如果找不出犯罪动机,即使抓住犯罪嫌疑人也不能起诉,因为犯罪构成要件之一就是具有犯罪动机。了解犯罪心理知识,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就可以对一些怪异犯罪行为的发生原因作出及时的准确判断,找出犯罪动机。比如,凡是预谋的犯罪不可能没有犯罪动机,只不过他的动机需要通过他的经历进行了解。一个人经历过什么才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其次,在刑事侦查中,对犯罪动机的分析可以帮助刑警圈定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行为与动机有关,动机与内在心理活动有关,内在心理活动又与一个人的经历有关。同样的刺激,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他们的经历不同。我常说“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这就需要更多地学习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同时还要学习犯罪心理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如何分析犯罪心理,分析的前提需要掌握其心理材料,如同现场分析需要认真地勘查现场,心理分析也需要认真地收集心理材料,包括表情、言语和动作材料。其中言语是最为重要的行为分析材料,哪怕是现场的字迹,或对被害人的话语等。在侦查中不能只关心眼前的线索,还要注重收集犯罪人过往的线索。很多时候,刑事侦查偏重于现场物证,但对人的心理证据关注不够。事实上,心理证据不仅可以对物证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有时还具有物证所不及的作用。
  对于个人来说,则有更多的意义,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为人父母。我们需要养育后代,让家有一个传承。问题是,当我们成年后,当我们成家后,当我们面临各种生活压力时,我们还关心孩子成长中的感受和心理吗?很多父母只关注怎么为家里多挣钱,比如有些农民工早年外出打工,落脚后就把孩子接到城里,这其中的一部分孩子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曾有一个案例,一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女儿一直由家乡老人抚养。为了让孩子有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在女儿六岁时才接到身边,让她在城里上学。然而,这个父亲发现,女儿来到自己身边后特别不听话,总想往外跑,就不愿待在家里。在他看来,女儿跑出去很容易迷路,且城里车又多,他就特别担心女儿的安全问题。但女儿不管这些呀,来来回回跑出去好多次,任凭父亲的严加管教也没什么效果。终于有一次,父亲一气之下把女儿活活打死了。这是一个悲剧!作为父亲,他始终没明白女儿为什么总往外跑——因为女儿是在山里长大的,从小就自由自在地在山间奔跑,城里小小的家令她没有家的感觉。这起案件让我们看到,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是很被动的,真正主动的是父母,可惜的是,这对父母却不了解孩子的心理。
  还有一些条件不错的家庭会把未成年的孩子早早送到国外读书,全然不管孩子是否能够独立成长。虽然他们会在当地安排条件不错的人照管,但这些都无法弥补亲情和随时教育的缺失。而缺乏陪伴的孩子一旦心理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与矫治,积累到严重程度时就会出现危险心理和行为。几年前,上海浦东机场就曾发生一起儿子暴力伤害母亲案。那个儿子被母亲送到日本读书,由于学习压力且言语不通导致他出现了与人交往的恐惧症。他说为了安全就必须租住在高档小区。高额的生活费让母亲捉襟见肘。当母亲实在拿不出儿子索要的钱财时,愤怒的儿子坐飞机回国,在机场就开始斥责母亲;当母亲解释时,儿子全然不听,愤怒地用刀捅向了母亲。
  还有些父母为了追逐个人幸福,或体验婚外情,或轻易离婚、拆散家庭,让幼小的孩子不得不接受陌生的继父或继母,由此造成的悲剧不胜枚举。我曾遇到一起特殊的案件,三个五岁的孩子杀死了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原因就是五岁男孩的爸爸外出打工再回家时,换了身边的妻子,第二个女人带回一个刚满月的婴儿。五岁的男孩对母亲思念,对父亲不满,对继母和这个弟弟更为愤恨。于是,与另外两个同伴趁大人不注意,将婴儿装进塑料袋并在地上连续撞击后塞到家中箱子后面,待大人找到后婴儿已因头部重伤而窒息死亡。这三个五岁左右的孩子出现罪错行为的原因完全在大人的肆意妄为。
  恩格斯曾总结人类的两大任务:第一,生活性的生产,这是解决人类自我生存和现实生存的问题;第二,繁衍性再生产,这是解决人类延续、也是长远生存的问题。人生两大任务各占一半,均衡且兼顾人生方才完整。如果只顾现实生存结果,可能是事业做大了,家没了,或钱挣了不少,孩子却学坏了。
  在我看来,许多犯罪心理现象研究的结论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人生。
  
  情感始于依恋

  主持人:您说得特别好。最近不少读者发来信息,他们说听了您的解读后恍然大悟:没想到早年稳定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对一个人心理健康成长这么重要!确实如此,很多时候,一些父母更重视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物质保障,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
  李玫瑾:人们在养孩子时大多注重的是“有没有钱”,有钱就可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食物、舒适的环境,可以请专职人员(月嫂或保姆)照看,其实,仅有这些条件并不完美,因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养育知识:养育需要连贯、熟悉和稳定的抚养人。这种抚养人最理想的是父母,亲自抚养才能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连贯、熟悉和稳定的心理关系,亲自抚养才能让孩子形成对父母终身的情感,亲自抚养才能让孩子因为依恋父母而接受父母的严格管理。
  还是以现实中的真实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吧。
  这是一个貌似非常美满的家庭:李家父母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李某长大结婚后,其妻又为这个家生下了两个男孩。不久,因为政府征地拆迁,他们家获得了400多万元补偿款。父亲担心这笔钱被儿子乱花或贬值,直接买了四套住房,其中三套放在儿子李某名下,一套放在女儿名下。后来,儿子李某开饭店、儿媳开美容店,一家七口老少三代,经济富足,生活无忧。可是在2009年11月23日晚上,这家祖孙三代六人同时遇害,被害人中仅缺家中正当年的男性——这个儿子李某。警方立即开展侦查工作,调出小区监控后,发现这个家中唯一没在被害现场的男性竟然曾经一手拿墩布一手拿垃圾袋走出楼门,扔完垃圾后打车离开小区。警方在进一步侦查后发现其行踪。在海南三亚最终将其抓获。令人震惊的是,李某很快承认是他亲手杀害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妹妹和两个孩子。
  这个李某的犯罪行为令所有人感到震惊与费解,人们看不到可以接受的犯罪理由,有人猜测是家庭不睦,有人猜测凶手精神上有问题,还有人猜测是否是家庭内有丑闻,等等。当时,有人指出,父亲在李某小时候经常暴打他,是否是因为这些经历而杀了父亲呢?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杀害至亲。警方抓住他后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这么做?”李某的回答特别简单:“因为父母对我管教太严,妻子在家又过于争强好胜。”法庭上,他也一直强调“家庭积怨太深”。
  是什么样的家庭积怨呢?问题是,生活中的哪个家庭没有磕磕碰碰?谁的家庭没有争吵?从房产处理上已经看出父母对他的偏心,为什么还有那么深的积怨呢?这一案件有很多媒体找我帮助分析其犯罪心理问题,我说:看李某对警方的回答就很清楚了——“父母对我管教太严”。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仅凭这一句话,就可以分析出他的作案动机?
  李玫瑾:我对他回答的这句话是可以进行心理分析的。因为言为心声。
  这句话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其中“太严”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太”字是一个程度字,意味着超出标准水平很多才为“太”。这个字结合对人的心理发展知识的认识就可以知道,这个儿子不是出生后由父母亲自带大的。因为如果一直由父母带,严格应该是一贯的,在严格要求中长大的孩子会习惯父母的严格要求。相反,如果曾经有、或先有“不严”甚至放纵的管理,再有“严格”处处限制的管教,才会形成对比性的“太严”。李某这一句话说明,他从小在出生后有过一段时间不是严格要求的父母亲自抚养,应该是另一个非常喜欢他、有充分条件溺爱他的人抚养,这个人我们可以大致推测是祖辈,即奶奶或姥姥。初期照看他的人如果其抚养方式是放纵的、事事顺着他性子的,就很容易养出他的“任性”。
  这一分析的心理学基础就是依恋情感的形成与发展。
  人是世界上心理发展水平最高级的动物,最聪明能干。但是,在生命初期,婴幼儿又恰恰是最无助、最笨拙、最无能的。人在出生后既不能抬头也不能翻身,除吮吸反射即当别人用手指或乳头轻轻碰触婴儿脸庞的任一部位时,他会把嘴移过去、准备吃奶,但如果把手指移动到脸庞侧面时就会发现,婴儿不太可能再碰触到手指了,因为他还没有控制脖子的能力。换句话说,婴儿的自主范围只有面部这一块。几乎没有生存能力的婴儿要想活下去就只能哭,听到哭声,抚养人就会过来满足他所有的生存需求:吃喝拉撒睡、翻身、温暖、打嗝,等等。因此,婴儿的无助决定了他的发展特点,通过他哭喊呼唤来的那个人,正是能给他带来温暖、满足、温馨和快乐的人,这些都是愉悦的感受。愉悦是人的最基础的情绪,这种感受既包括生理(感受)也包括心理(感受)。很多人会认为,婴儿是没有记忆的,但我想说,这些感受恰恰是孩子的记忆,他们就是这样一次次地感受着来满足他、帮助他的人:当抚养人抱着他喂奶时,鼻孔里呼吸的气息会打在他的面部上,他会记住这个气味,“这是让我吃饱的气味”;当抚养人说话时,其声音包括心跳,婴儿都会听得到;随着婴儿的慢慢发展,他睁着眼的时间多了,就会看到、看清抚养人,会记住这个人的下巴、相貌和眼神。通常我们会发现,很多六个月左右大小的孩子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只要抚养人来了,他会很快安静下来;相反,抚养人离开了,其他人给他喂奶,他就会不吃。他困了,不熟悉的人要想安抚着他睡觉,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他会一直哭。显然,这个人控制不了孩子。为什么?因为孩子已经分辨出他的气味、声音、长相等都不对,与他之前感受到愉悦的那个人不符。这时,如果抚养人再次回来抱过他,他会立即变得安静、乖巧。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依恋”现象。

  人的情感起点在依恋

  主持人:请您详细地解释一下何为“依恋”?
  李玫瑾:“依恋”就是依靠、眷恋,是人的情感发展起点,也是人的一种情感类型,即一对一的专注情感,“恋”的情感指的是“只爱一个人”。当婴儿对抚养人发生一种眷恋和依赖心理时,这种情感就是依恋情感。这是抚养人对被抚养人进行成长教育的重要基础与资本。依恋,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资料显示,依恋研究早在二战后就开始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当时由于战争,有很多孤儿进入养育院,成年后,他们虽然能力正常,但或多或少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后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心理问题都源于他们幼年期间缺少“一对一的抚养”。由此,心理学家们开始关注一对一抚养的依恋现象。依恋现象,直白地解释就是,十分想接近这个人,一旦分离就会紧张不安,而重逢时又会特别高兴、轻松;即使没有接触,也会始终朝向这个人。
  有的父母在生下孩子后不久,就把孩子送到老家祖辈手里,或请月嫂、保姆来照看、抚养。被这样养育大的孩子,我们会发现,当他们12岁左右时所表现出的最亲的那个人,往往不是给予他生命的妈妈、爸爸,而是他们的替代抚养人。比如就有这样的案例,两个孩子在出生时被抱养错了,好多年后,其中一对父母经过一系列的查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亲生孩子,但当提出要把他接回家时,孩子的态度很可能是拒绝,他要继续留在现在的家,不愿意回到亲生父母的家中。可见,人的情感发展源于抚养过程。
  主持人:依恋,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什么意义呢?
  李玫瑾:依恋情感,是父母牵制孩子的心理资本。
  一般来说,孩子在半岁左右时会显现依恋现象,持续至青春期之前;且年龄越小,其依恋感越强。我们知道,当一个孩子依恋某个人时,这个人说什么,孩子都会听,也就是说,处于依恋阶段的孩子是很容易被教育的。因此,依恋情感,是父母牵制孩子的心理资本。什么是资本?钱能生钱的,才是资本。早年的依恋情感确实可以被称为心理资本,它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及后期教育孩子的重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后面的教育会比较困难。
  孩子在早年时,非常幼小,如果一个人用暴力对待他,只能令孩子恐惧。比如,一个陌生人让一个小孩上前来。通常,那个孩子的反应是撒腿就跑远了。一旦这个人强硬地把孩子抱过来,孩子一定会哇哇大哭,他这是在用强烈的方式表示对这个人的抗拒。因此,使用暴力是很难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没有亲自抚养这个孩子,没有与孩子形成依恋关系,之后再想教育他就很难,因为缺乏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主持人:这让我想到一个小学同学,父母在他很小时就离异了,是奶奶把他养大的。当时在班里他是最调皮的,甚至做一些恶作剧捉弄其他同学,因屡教不改,老师就把他奶奶请来学校反映问题,后来他真的规矩很多。
  李玫瑾:是这样。我再举个例子。末代皇帝溥仪在其后半生转变成一位普通的中国公民,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后来撰写了《我的前半生》,其中回忆他早年皇帝生活时写道:“到我11岁的时候,责罚太监已经是家常便饭,我冷酷无情、惯发威风的性格已经形成。”“每当我不高兴、发脾气的时候,太监们就要遭殃了;如果我忽然高兴、想开心取乐时,他们也可能要倒霉,早在我懂得利用敬事房打人之前,不少太监已经吃过我恶作剧的苦头。有一次,大约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对那些百依百顺的太监忽然异想天开,想试试他们是否真的听天子的话,我挑出一个太监,指着地上一个脏东西对他说‘吃下去’,他真的趴在地上吃了下去。”后来,他就经常这样了。在周围人的百依百顺面前,小皇上溥仪养成了以虐待别人取乐的恶习。周围人痛苦的同时也意识到,皇上这么长大,以后一定是个暴君、昏君啊!于是,他们就想如何教育改变他,当时,有资格教育他的只有皇家为他选择的老师,他称为“师傅”的人。然而,老师也不能直接说皇上不对,必须承认溥仪的权威。于是,老师开始给他讲历史上被称为“好皇帝”的人是如何仁义,如何有爱心的故事,即让他明白“仁恕之道”。可是,用溥仪在书中的话说就是“不管他们用了多少历史上的英主圣明故事来教育我,说来说去,我还是一个与凡人殊的皇帝!所以他们的劝导对我并没有太大效力”。慢慢地,周围人也发现,小皇帝闹事时叫来老师一点儿用也没有,根本不能制止他,更不能改变他。但他们发现,有一个说话管用,小皇上能听,这就是他的奶妈。这个奶妈是小皇帝四岁登基时哭着喊着让她抱的人。溥仪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宫中,唯一能阻止我恶作剧行为的就是我的乳母王焦氏。她就是我在西太后面前哭喊着要找回来的那位嬷嬷。她一个字也不识,不会讲什么君主之道和历史故事,但当她劝我的时候,我却觉得她的话是不好违拗的。”每次在他闹事时,乳母被叫来,发脾气的溥仪会主动迎上去,扑在奶妈的怀里,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当我扑到乳母怀里时,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了。奶妈会悄悄地问我:‘你是不是想我了?我点点头。然后,她说:我这不是来了嘛,咱不哭了……’听了她的话,我就会安静下来。有人把我的恶习告诉奶妈,她就劝我:‘听说你让他们吃地上的东西。他们是人,怎么能吃地上的东西呢?’奶妈还会说:‘我见不得这事,你要再让他们吃地上的东西我就不敢来啦。’我马上说:‘你要来!我不让他们吃地上的东西了!’”
  这就是依恋的力量。在这里,奶妈教育溥仪用的不是大道理,而是情感。这种情感具有牵制的力量、教育的力量。我把这种力量称之为“心理资本”。
  主持人:时间过得很快,本期心理场就到这里。下一期,李玫瑾教授将继续结合案例为我们解读“依恋”。敬请关注。■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