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意清 特约记者 张大鹏 庄玲玲
编者按:
白山市是一个位于中朝边境的小城市,全市城乡总人口不足130万。但近年来,这个“小地区”的公安机关却屡创佳绩,历次专项行动和各项业务工作不仅在吉林省常居领先位置,在全国范围内也常取得突出位次,以至于被人们称为“白山现象”。那么,“白山现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当地公安机关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他们的经验对其他地区公安机关有哪些启示作用?为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给各地公安机关提供参考,近日,本刊记者专程赴吉林省白山市,采访了白山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霍云成。
霍云成书记看望打黑一线民警
霍云成书记与临江市委书记张习庆共同查阅临江市公安局特警大队民警工作日志
霍云成书记在基层分局督导缉枪治爆工作
霍云成书记在治安卡点检查
霍云成书记深夜走访慰问巡逻执勤民警
霍云成书记亲自接待上访群众
霍云成书记在基层分局与值班民警一起包饺子过春节
霍云成书记看望并慰问“平安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员
市情概况:
白山市因长白山而得名,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与朝鲜隔江相望,是满族的发祥地,鸭绿江、松花江、图们江的发源地,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主产地,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自然生态保护最好的地区,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人参之乡”的美誉。全市面积17485平方公里,辖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总人口约128万,边境线长458公里。
警队概况:
白山市公安局下辖五个县(市、区)公安局,五个直属分局,以及公安现役部队。市局机关内设九个部门,19个直属所队。全市现有民警3940人,其中公安民警2197人。
2011年,白山市公安局被白山市委授予“兑现社会治安综治维稳工作责任状先进单位”称号,被白山市政府评为市政务服务中心优秀窗口单位;2012年,白山市公安局获得全省市(州)公安工作年度综合考评第二名;2008年至2012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被上级部门记集体二等功18次,集体三等功13次;杨春明、赵志全、史衍刚、孙煜等四名民警先后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白山现象”——“小地区”有大作为
记者:霍书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注意到,在4月中旬吉林省公安厅召开的表彰大会上,白山市公安局获得了全省市(州)公安工作2012年度综合考评第二名,吉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黄关春同志亲自为你们颁奖。我们还了解到,近年来,白山市公安局在历次专项行动和各项业务工作中都排名吉林省前列,在全国范围内位次也非常突出,以至于被国内、省内许多同行称之为“白山现象”。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请您亲自为我们解读一下“白山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霍云成:谢谢《现代世界警察》杂志对我们的关注。同时,也要感谢同行们把白山的公安工作提到“现象”级的高度来肯定。这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虽然白山的区域面积并不小,但从人口和经济总量看,我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小地区”。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地区小,所以工作上做出一些成绩,大家都格外关注,格外厚爱。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白山现象”,指的就是白山作为一个“小地区”,在工作中却能常居领先地位、屡创佳绩这样一种现象?
霍云成:应该可以这样理解。“小地区要有大作为”,也是我来白山工作以后常提的一个口号,是我们白山市公安局、白山公安工作追求的一个目标。现在看来,经过全市民警的共同努力,我们初步做到了。
刚才你已经提到,去年我们获得了全省市(州)公安工作综合考评第二名。这只是我们近年来获得的成绩之一。近几年,白山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事业进步、社会稳定、边境安宁”五大突出特点,公安工作亮点纷呈。我再给你简单介绍一些情况:我们的现行命案侦破率为100%,连续四年全省领先;“清网行动”全省排名第一;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全省第一;“缉枪治爆”专项行动收缴各类枪支弹药等危险物品总数全省第一;禁毒工作全省第一;“打假证、建诚信”专项行动战果全省第一;“网上派出所”建设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省第三。另外,我们的公安信息化建设包括公安惠民网、警务微博、警务QQ群等也是全省领先;“打黑除恶”、“亮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均取得了“全国有位次、全省居前列”的战绩;全市连续七年实现了火灾事故“零死亡”;治安卡点建设经验也被全省推广,等等。
记者:取得了这么多个第一和领先,确实非常了不起。能不能请您重点介绍一下其中的一两项工作情况?
霍云成:好的。我重点介绍一下“清网行动”和“缉枪治爆”专项行动的情况。
“清网行动”中,白山的撤网率为98.41%,名列吉林省第一。
在部署开展“清网行动”时,我们就提出了在全省“保二争一”的目标。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我们特别推出了三项措施:一是精确分解任务。我们制订出台了《全市公安机关“清网行动”任务分解表》,遵循属地管辖的原则,逐人落实了抓捕(劝返)责任。二是党委成员、直属部门包片“捆绑”开展工作。行动开始后,党委成员迅速按任务分工率分管部门深入包保战区指导开展在逃人员抓捕、劝返工作,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工作格局。三是火线奖励与免职重罚并行。我们先后出台了《白山市公安局“清网行动”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白山市公安局“清网行动”表彰奖励办法》,积极推行“火线入党、火线提拔、火线奖励”激励机制,同时对行动不力、撤网率低于预定任务目标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一律要求引咎辞职或免职。这几项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清网行动”的开展。白山率先在吉林省公安机关实现撤网率突破75%、80%、85%和90%,始终处于全省“领跑”位置,最终撤网率达到了98.41%。
“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中,白山再次全省领跑。
这里我只介绍一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我们也可以看到全市公安机关和民警付出了多少努力。这次行动期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查处涉枪涉爆案件63起,收缴各类枪支4390支,子弹90880发,炸药10876.3公斤,索类爆炸物品6855.6延长米,雷管72815枚,管制刀具3015把,剧毒、易制爆化学品4.5公斤,迫击炮弹七枚,手榴弹九枚。收缴的涉危涉爆物品总量全省第一,收缴的枪支数量更占到全省收缴总量的60%,全国收缴总量的10%!
“两个打造”——“白山现象”的思想起点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白山公安机关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那么,白山公安机关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您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霍云成:我认为,首先是白山的公安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基础好——历届党委政府对公安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二是班子基础好——从市局到基层,各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非常强;三是队伍基础好——全市民警队伍中有一种不甘落后的浓厚氛围。
当然,除了基础好之外,近年来,我们在警务理念提升、警务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也为白山公安机关在历次专项行动和各项业务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比如:我们提出了“两个打造”的核心警务理念;大力加强了信息警务建设;大力加强了“公安铁军”建设;大力加强了基层所队建设;大力加强了环白山治安防控堵截网建设和“三重一小”企业治安管理服务,等等。
记者:什么是“两个打造”?
霍云成:“两个打造”就是“打造全国最平安城市、打造最稳定边境地区”。这是我们根据白山区位特点、社会治安形势和人民群众期待提出的白山公安机关的核心警务理念,也是白山公安工作的总目标。就是说,白山的公安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理念和目标来谋划、开展。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两个打造”可以看作是“白山现象”的思想基础或思想起点?
霍云成:从实际效果来看,可以这样说。
更让我们感到振奋的是,“两个打造”的理念,不仅被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所接受,而且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同——“打造全国最平安城市、打造最稳定边境地区”被写进了白山市第六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成为全市的一个基本工作理念。
信息警务——“白山现象”的关键支撑
记者:除“两个打造”之外,您刚才还提到了大力加强信息警务建设。一开始您还介绍过,白山的公安信息化建设在吉林省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我们很好奇,白山是一个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为什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能走在前面?
霍云成:信息警务建设,一靠观念,二靠人才,三靠投入。白山的信息警务建设之所以能够在吉林省领先,一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信息引领警务、信息主导警务,是警务发展的大趋势,加强信息警务建设,才能有效提升警务效能,破解管理、服务和打击难题;二是因为我们大力推动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使一批知识水平高、懂信息化的年轻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三是因为市委市政府对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在财力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记者:白山的信息警务建设主要是一种怎样的思路?具体是怎么做的?
霍云成:白山信息警务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理念上突出“实战需要、基层需要”;重点把握“好使管用、易学易用”;保障民警“能接受、主动用、有效果”。
具体是这样做的:
一是根据管理职能,研发建设了公安基础应用平台。我们将公安业务全部“搬”到网上,实现了案件网上流转、信息网上查询、执法网上考核、预警网上生成。由此,警务模式由被动变主动,警情分析更精确、警力部署更及时、打击防范更有力,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执法水平显著提高。
二是根据服务职能,研发建设了白山公安网络服务体系。2010年10月,我们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启用了新型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白山公安惠民网、警务微博、警务QQ群。白山公安惠民网实现了社情民意网上反映、公安业务网上咨询、各种证照网上办理的直通服务。特别是网上警务室和服务经济发展“绿色通道”的建立,使群众报警求助更方便、监督更有力、服务经济发展更快捷。惠民网开通以来,总访问量已达到67万次,日均访问量1178次,网上累计受理承办业务4.2万件,实现了依托信息化内强警务、外惠民生,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以“平安白山”警务微博为龙头的白山公安微博群,将信息化运用到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密切了警民关系。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建有官方微博十个,发布微博图文三千余篇,与网友互动上万次,粉丝量已超过100万人。警务微博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现场直播速度和覆盖功能,成为宣传警务工作的“芳草地”。
三是根据实战需要,研发建设了高端应用系统。基础应用平台普及后,一线民警普遍认为在精确打击上还不够得心应手。我们立即进行了调研和建设。在省厅的指导下,我们圆满完成了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全国试点建设,经公安部专家组远程测试和实地评审,给予“五个应用、全国领先”的高度评价,信息化建设实现转型。2012年,我们研发建成了“互联网&公安网作战平台”,汇集各类信息资源共计两百余种,信息量达两亿多条,实现了双网海量数据的最大关联,为基层一线侦查破案起到了支撑作用。此后,信息战、合成战成为侦查破案的主渠道,全市信息破案、抓逃占到总量的50%以上,先后有两个信息化战法被公安部推广。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信息警务建设是“白山现象”的重要支撑?
霍云成:应该说是“关键支撑”。白山公安机关近年来的各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警务信息化的强力支撑。
“铁军”建设——“白山现象”的根本保证
记者:“两个打造”和信息警务建设之外,队伍建设是否也是白山公安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霍云成:当然。白山公安机关取得的各项成绩,无不得益于有一支过硬的队伍作为根本保证。
记者:在队伍建设方面,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霍云成:我们提出了建设白山“公安铁军”的口号,并且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队伍的凝聚力。一支队伍有没有战斗力,首先看它有没有凝聚力。一支队伍有没有凝聚力,首先看它有没有牢固的共同价值观念。为了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我们大力加强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不断加深了广大民警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是提高业务素质,规范执法行为。业务素质高,执法行为规范,这是“公安铁军”的“应有之义”。为此,我们全面加强了教育培训,开展了全警大培训、大轮训工作,以切实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强化执法主体建设,2013年1月,全市一千两百余名民警分两批参加了全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级执法资格考试;3月15日,市公安局举办了全市公安机关法制员业务技能竞赛遴选考试,来自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专(兼)职法制员共计167人参加了考试。此类考试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提高了全市公安民警规范执法的意识和履行职责的能力。
三是改革用人机制,科学配置警力。我们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逐步破除束缚人才选拔和成长的陈旧观念,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推动了专业人才在全市的流动。在此制度之下,干部竞争选拔、结构优化,民警岗位流动、基层警力充实,全市公安机关实现了警力科学配置。
四是强化警营文化建设,提升队伍活力。围绕“千百十一”工程,我们从近十万张记录公安工作的图片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照片,根据主题加以区别,建设了反映公安工作和民警生活的文化墙和文化长廊;我们建立健全了各类警察团体,积极开展了各类文体竞赛活动;我们成立了书法、摄影等文艺小组,丰富了警营生活。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队伍的活力。
五是落实从优待警,增强队伍的向心力。我们制定落实了十六条从优待警措施;募集410万元成立了民警优抚基金会;选定知名体检机构开展了全警体检,进一步落实了民警医疗保障,全面开通了公安民警快速救治“绿色通道”;关注民警心理健康,聘请专家为民警进行心理辅导;不断加大了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的力度。通过这些从优待警措施,队伍向心力不断增强。
“所队工程”——“白山现象”的坚实基础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了基层所队建设,那么在这方面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霍云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搞好基层所队建设,才能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方面,我们提出的思路是:做实派出所,做强专业队。
记者:你们是怎样做实派出所的?
霍云成:首先是充实派出所力量。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县级基层基础指导机构,强化了派出所工作指导;取消了空白责任区,实行一警带三员,即一个社区配置一名专职社区民警、三名专职治安员,根据辖区人口数量和治安状况合理配置了警力。
第二是加大了对派出所民警的表彰力度。我们制定了社区民警表彰奖励规定,按20%比例单独核定;专门选树派出所优秀典型进行专项表彰;建立了派出所民警荣誉勋章制度;落实了“同功同奖”制度。
第三是科学设立警务室,强化了对社区(驻村)民警、专职社区治安员的业务培训,统一了警务室装备标准。
第四是明确了社区民警考核标准和细则。我们将派出所工作纳入各级公安机关“一把手”工程,细化工作职责,建立考核标准,对工作不称职、年度考核成绩不达标、个人原因调离社区民警工作岗位或违法违纪的,予以降职。通过考核杠杆,强力推进社区民警进社区,将派出所工作重心转移到基础工作上来。
第五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派出所减负释压。
记者:你们又是如何做强专业队的呢?
霍云成:第一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根据我市情况,我们重点加强了刑事勘查人员、法医、DNA技术及理化人才的培养,加强了经侦会计师、审计师人才,国保、外事朝语专业人才,网安、情报、通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二是提高专业技能。我们重新修订了民警岗位培训、比武工作方案,分专业进行培训;建立了青年专业人才库,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民警赴专业院校进修;全市每年年底前分警种开展技能大比武竞赛活动,激发调动民警学业务、比技能的积极性。
第三是加强高精尖设备的保障。我们组织市局各侦查部门和专业队伍分别制定了市县和派出所专业设备标准,分时限、分层级统一购置,重点加大一线勘查设备投入,保障基层一线战斗力全面提升。
控“面”强“点”——“白山现象”的机制保障
记者:刚才您还提到了环白山治安防控堵截网建设和“三重一小”企业治安管理服务,这方面你们又是如何做的?
霍云成:白山从人口、经济规模方面看虽然是小地区,但地域面积并不小。白山的特点是:区位重要、治安复杂,山多林密、地广人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环白山治安防控堵截网和“三重一小”企业治安管理服务就是我们根据白山的实际情况重点建设的两种工作机制。如果说环白山治安防控堵截网建设的目的是控制“面”,那么开展“三重一小”企业治安管理服务就是为了做强“点”。
记者:环白山治安防控堵截网是如何建设的?
霍云成:首先是建立公安检查站和治安卡点,建设“四门落锁”的重特大违法犯罪堵截查控网。白山是边境地区,公安检查站建设尤为重要。根据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我们迅速筹划并启动了公安检查站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实战化、信息化为原则,制定了《全市公安检查站建设方案》,规划建设了40个公安检查站和治安卡点,初步建成了“四门落锁”的重特大违法犯罪堵截查控网。目前,全市共有二级检查站四个,实现了本市与外地市接壤和毗邻边境地段的重要出入口全覆盖;三级检查站十个,完全覆盖各县域之间主要交界处、重点出入口;临时治安卡点26个。我们为公安检查站配备了装甲防暴运兵车、多功能移动掩体、遥控破胎器等装备。在加强公安检查站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确立了三级响应机制,详细制定了《白山市公安检查站工作手册》,下发全警学习,并且张贴上墙,方便检查站民警在备勤时练习巩固,确保案事件发生时,各检查站能够按照预案要求分别启动和响应,迅速集结警力。
此外,近年来,我们还重点部署建设了“社会面网格化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内部单位防控网”、“视频监控防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等六张“平安网”,具有白山特色的“环白山治安防控堵截网”已初步建成。
记者:“三重一小”企业的治安管理服务又是如何开展的?
霍云成:开展对“三重一小”企业的治安管理服务,既是服务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做强防范基础的一项有力举措。
2012年8月以来,我们分别与全市49家重点骨干企业、32个重点在建项目、21个重点招商项目和4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对接,走访覆盖率100%、建立联系100%、征求意见100%。截至目前,全市共召开警企对接座谈会和走访征求意见会516次,解决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214件,依据企业建议改进和简化公安机关办事流程八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56次,侦破涉企案件35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两千八百余万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白山市公安局服务白山经济发展振兴实施意见》,出台了扶持和服务“三重一小”企业发展振兴的20条具体措施。
通过对“三重一小”企业的帮扶和服务,公安机关和全市重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了对企业的治安防范指导,努力将这些企业打造成防范违法犯罪的坚强堡垒。目前,其效果已初步显现。
超前谋划——思维意识决定工作水平
记者:感谢您对白山公安工作的经验做了这么详细的介绍。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白山现象”及其成因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们也强烈地感觉到,在白山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那么,对于这种精神,您是怎么看的?
霍云成:对于白山公安精神,身在这支队伍中的我确实也有很深的感受。虽然我们没有做过专门的总结,但以我的体会,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内容:“忠诚可靠,号令如山”;“甘于奉献,拼搏进取”;“善于攻坚,敢打必胜”;“不甘人后,勇于争先”;“崇尚科学,大有作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连续作战,无私奉献”,等等。
记者:霍书记,我们了解到,您从警已经三十余年,曾担任过吉林省公安厅多个部门的领导,并且先后担任过三个市的公安局长,有着丰富的公安工作经历和丰富的领导经验。那么,您在白山的工作思路是否与您过去的工作经历有关?
霍云成:可以这样说。多年的工作经历,不同岗位的磨炼,让我对公安工作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几种意识。这几种意识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工作思路,包括我来白山后的工作思路。
从80年代初开始,我在出入境管理部门一直工作了二十多年,与国外警方的交流比较多,这让我形成了一种意识:现代手段、现代方法是大势所趋!因此,以后不论到什么部门和岗位工作,我都高度重视科技强警,特别是警务信息化建设。
第二种意识是:公安工作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幸福关系重大,因此公安工作一定要超前谋划,决不能被动应付。每到一个新单位,我都会向大家灌输这样的意识:公安工作只能超前,不能落后!
第三种意识是:社会在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公安工作永无止境。因此,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决不能长期停留在已有的水平。
第四种意识是:作为一个地区公安机关的主要领导,眼光要高、眼界要宽,思想要敏锐、思路要清晰。主要领导的思维意识,决定一个地方的工作水平。
记者:我们在采访各地公安厅局长时,常听大家说工作压力非常大。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霍云成:也许是性格的原因,也许是经历的影响,我一直有一种不服输的心理,有一种想干事、想干成事的强烈意愿。我就是靠着这种心理和意愿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说实话,我从没把工作压力当压力。我坚信,有身边战友的支持做后盾,有各方面的合力做保障,有科学的工作机制、先进的科技手段做支撑,没有干不成的事。因此,我“谋事”但不“愁事”,“知难”而不“畏难”。(文中图片由白山市公安局宣传处提供)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