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雅平 图/刘雅平 宋凌 陈晨
派出所名称: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铜官分局长江路派出所。
建所时间:1960年。
辖区概况:辖区地处主城区中心位置,面积13.4平方公里,治安要素密集、人口结构复杂,涵盖铜陵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三大热门商圈、重点学区板块、医院、4A级旅游景区天井湖公园等;实有人口8.2万余人,单位5000余家,其中特种行业126家、娱乐场所160家。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36人、辅警49人。
荣誉: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省示范派出所、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省“青年文明号”。
长江奔涌,见证铜都变迁;警徽闪耀,守护城市动脉。铜陵这座皖南小城因铜而生,以铜而兴。长江路派出所是主城区第一大所,自1960年建所以来,扎根城市中心区域守护65载。近几年,由于城市经济转型,警务改革需求愈加迫切。面对辖区警情高发、风险叠加、矛盾多元等治安形势,长江路派出所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机制为驱动踔厉奋发,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实现警务工作向主动型、服务型、智慧型转变。
针对社区治理难题,派出所解题出思路、破题求实效,逐一解锁复杂城区基层治理“平安密码”,近五年来未发生现行命案,2025年上半年,矛盾纠纷数量同比下降42.3%,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4.6%,社会治安大局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天井湖景区平安共建办公室”组织水面巡逻

“家家和矛盾调处办公室”开展调解工作

“警律协作”提升基层法治化治理水平

“AI预警”破题行业治理难题
“平安共建”提升景区安全水平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井湖公园坐落于城市中心位置,作为城市名片,每天晨练、游玩、观光人群络绎不绝。公园外部与繁华商圈、人流密集小区紧密相连;内部水域广阔、地形复杂,附设儿童游乐场,山水相伴、森林密布,人流量最高每日5万人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园区隐蔽角落众多、天然湖面险象环生,日常求助、纠纷、溺水警情持续高发,警力承载巨大压力。为紧密夯实平安微网格,派出所在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时,于2023年8月吸纳了专业救援队成为重要辅助力量,并牵头社区、园区管委会成立了“天井湖景区平安共建办公室”,通过凝聚平安共建力量构建“全时域”防控体系,实现警情同步推送、处置秒级响应。
今年4月29日,派出所接到一起青少年走失警情:因与父亲爆发激烈冲突,13岁的小伟离家出走,直到深夜11点还未回家,父母心急如焚。民警通过“平安共建工作群”发布协查信息后,立即收到关键线索。成员单位曙光救援队晚间9点例行巡逻时,发现小伟独自游荡在湖畔,便将其邀请至驻点办公室照看,期间观察小伟情绪平稳、思维清晰,吃完水果后,主动表示要回家,随即离开。接到联动指令后,救援队立即循线追踪,1小时内便在园区再次找到小伟,成功将他平安交至家人手中。
得益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如今天井湖景区“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3月29日,公务员考试考生小娟准考证丢失在园区里,半小时内便接到民警电话,及时领回;4月4日清明假期,外地游客醉心拍摄美景手机掉落湖中,曙光救援队及时协助捞出;劳动节期间,90余岁的高龄老人想看湖景,家人陪伴外出期间在湖边不慎摔倒,“平安共建办公室”迅速联动,及时护送老人就医治疗……
“平安共建办公室”成立以来,持续在实战中磨合机制,共同开展警情处理、节庆安保、紧急救援、法治宣传等工作,通过深度融合全面释放联勤联动效能,形成了“公安主导、多方助力、联勤联动、共筑平安”的治理新模式。该模式运行近两年来,救援警情同比下降78%、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44.8%、轻生警情同比下降52%,景区50年来首次实现“零溺亡”,平安共建成效显著。
“警物联动”解开小区治理困局
星雨华府小区内有居民1500余户,近两年因停车、装修等问题,业主诉求无法有效解决,导致物业管理难点多、痛感强。为有效协助物业破解管理难题,切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长江路派出所因势利导,以分流处置非警务报警为切入点,在“家门口”打造一个群众诉求“集散中心”,业主反映的问题物业“照单全收”,再通过分类梳理向外发散,精准对接职能部门介入处理——2024年1月“家家和矛盾调处办公室”(以下简称“家家和”)正式运行。
作为基层网格“眼”,“家家和”是以物业为“据点”的共治联盟:派出所牵头住建局、政法委、司法局、社区及城管等多部门,建立起广泛受理、事件分流、部门联动、限时处理、处结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式工作机制;“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利用“多脑联动”推进基层治理并肩共进。
“隔壁总是飞线充电,我们门对门不好直说,你们物业应该出面管理。”接到业主投诉后,物业及时受理诉求,通过“家家和”工作机制联动消防部门及时上门干预快速妥善解决。“楼上噪音不是一天两天了,凭什么我住楼下受尽折磨?”住户查某反映楼上住户王某家中噪音扰民,双方曾因“扫帚敲天花板”行为爆发激烈争执,因矛盾持续升级引发邻里对抗情绪,并多次报警。“家家和”通过警民联调机制,从源头化解了该起邻里矛盾。
“家家和”成立以来,通过“警物联动”抓获7名拉车门盗窃嫌疑人,2024年法治宣传覆盖率及渗透率同比提高43%、小区纠纷警情同比下降60%、发案率同比下降37%。
“法治之光”点亮青少年成长路
近年来,违法犯罪低龄化、青少年抑郁等社会现象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长江路派出所五松警务室管辖市中心重点学区,社区民警对涉未成年人警情实行全量回访时发现:涉事家庭普遍存在“三高三低”困境,即求助意愿高、问题复杂度高(涉及心理+法律双重需求)、重复报警率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律政策知晓率低、专业资源对接率低(近九成家庭表示求助无门)、问题解决率低(民警上门处置后仍有53%矛盾未根治),单一警务干预陷入治理困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及权益保护升级需求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困境,今年3月,长江路派出所创新开展青少年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在五松警务室内打造了全市首家以“法治引领”为核心的青少年专属成长空间——“未来工作室”。作为创新实践,工作室汇聚多部门合力,形成“政、警、法、校、家”五位一体的全链条守护模式,并导入家庭教育协会专业资源,通过法治教育前置化、心理干预精准化、社会支持协同化,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提供普法教育、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帮扶救助等系列服务,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参与、家庭配合、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用法治之光点亮成长之路。
目前,“未来工作室”成员单位、机构共有12个,包括铜官区委政法委员会、铜官区人民检察院、铜官区教育局、铜官区民政局等,每个单位、机构都有相应的联络员。工作室也建立了工作群。
“谈警官,孩子成了今天这样是我没有教育好,多亏你们帮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5月23日,一对夫妻上门致谢。因为在外务工疏于管教,他们14岁的女儿小雨多次参与违法活动,成了派出所“常客”。民警通过“未来工作室”工作机制,联合学校、社区、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协会展开个案研究,协商干预方案,成功规劝小雨返校学习,同时多方合力持续追踪小雨心理状态、行为特征,持续向她提供“能量输出”,确保小雨不再误入歧途。
目前,工作室根据接处警情梳理、常态化走访摸排、一对一上门求助等信息细致划分,分别建立涉事未成年人警情、心理行为异常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失和未成年人等台账进行分级分类干预。针对行为偏差未成年人,实行“一对一”跟踪帮扶,同时联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在警务室内开通“心灵小屋”对话室,竭力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晴空。通过前期实践,工作室已为14名未成年人提供精准帮扶,助力问题家庭重构监护能力,实现从“被动救助”到“主动成长”的积极转变。
“警律协作”破题矛盾化解难题
“各位律界大咖,这是我所最近遇到的一起民事纠纷警情,视频中那位……”6月3日,治安民警吴勇在“警律在线”工作群中,向驻所律师们发出提问。当天,一位中年大姐在菜市场买菜期间,一个大幅度转身撞倒了旁边过路的老奶奶,导致对方手部骨折,引发赔偿纠纷。调解过程中,民警与专业律师紧密联动,并将矛盾双方拉进群内共同协商,确保调解工作更加专业高效。
由于派出所地处核心商圈,辖区日常经济活动频繁、人员往来密集,导致情感婚姻、经济债务、消费维权等纠纷类警情居高不下。日常接处警中,群众最怕听到民警告知“建议走法律诉讼途径”,常因烦琐程序畏难,瞬间打起退堂鼓;有一些便通过反复报警变相维权;更有极少数还可能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易被激动的情绪操控,导致冲突升级引发“民转刑”案(事)件发生。
为更加专业地处置纠纷警情,2024年8月,长江路派出所在派出所调解室内设立全市首家律师驻派出所工作站,与日常接处警无缝衔接。针对矛盾双方“针锋相对”不愿当面调解的,“警律协作”机制还能及时开展云上服务,通过视频会议、微信建群实现非工作时段服务不缺位,竭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请问各位律师,当事人在对方殴打其后进行还手,认定属于互相殴打,目前当事人主张为正当防卫,想听听各位见解。”5月7日,青年民警杨波在受理案件过程中产生疑义,便第一时间通过工作群展开专业探讨。运行近一年来,“警律协作”不但分流了派出所非警务类报警求助,还能监督民警全流程规范化执法,引导群众建立法治思维,显著提升了辖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截至目前,律师驻所工作站成功调解民事纠纷37起,为报警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7次,共同开展普法宣传18次,进一步夯实了辖区平安建设基础。
“AI预警”堵塞行业管理漏洞
“汪所,这个问题真的令我们很头痛,作为服务行业我们真是两头为难。”近两年,铜陵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北斗商圈作为城市新地标,通过前期招商引资入驻27家大型连锁酒店。面对严格的住宿管理登记流程,酒店不断出现实名登记漏洞,从而面临处罚。社区副所长汪云海在日常检查工作中,陆续接到商家反映。
为帮助企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同时确保治安数据精准无误,有效预防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长江路派出所联合治安支队研发了AI预警辅助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一家50张床位的中型旅馆进行了三个月测试,共发现未登记住宿人员127人,其中未成年人5人、访客41人,全部纳入登记管理,有效解决了登记入住不符、未成年人不登记、故意逃避登记等管理难点,补齐了旅馆治安管理的短板。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