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红
“请居民们注意安全,提高防范意识……”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花园社区,活跃着一支支深受居民肯定和赞扬的“警民联盟团队”。这些由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弋矶山派出所社区民警牵头,社区工作人员、“江淮义警”和辖区居民为主力的群防群治队伍,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守护社区安宁、服务居民生活的坚实力量。在他们的助力下,社区群众对警务工作满意率持续高升。

民警与“警民联盟团队”向居民进行反电诈宣传

民警带领“警民联盟团队”在小区巡逻
多元共治筑根基
“要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助力。只有把群众关心的治安管理、巡逻防范、应急互助等工作做实,才能让群众满意。”社区民警朱成木扎根社区13年,他结合社区实际,以党建为引领,牵头组建了“警民联盟团队”,将社区干部、法律专业人士、热心居民、“江淮义警”、物业工作人员等多方力量广泛吸纳进来,构建起“警民共建、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以前觉得警察的工作我们老百姓插不上手。自从加入这个团队,我也能成为守护社区平安的一分子,很开心!”热心居民李林说。
在弋矶山派出所辖区,像李林这样参与“警民联盟团队”的群众有500余人,他们戴着巡逻红袖标,活跃在各个社区,形成了多元共治筑牢平安根基的局面,汇聚成支持公安工作的坚实力量。
孙家村是个老旧小区,以前居民们常在楼道里给电池、电动车充电,带来了安全隐患。“警民联盟团队”在社区民警朱成木带领下加大巡逻,向大家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并推动小区增设了充电桩。如此一来,此类事情再也不见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
消除隐患赢和谐
“每周一的例会上,我都与‘警民联盟团队’成员共同分析上周的社会治理情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将各项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社区民警张超说。
“王家巷小区一些居民外出遛狗不牵绳,容易伤人,也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在一次例会上,“江淮义警”队员吴红反映说。张超当即组织大家展开讨论,共同研讨制定整改方案——社区民警通过社区微信工作群发布安全提示,向居民宣传“外出遛狗不牵绳”的危害性;“警民联盟团队”成员对居民进行耐心劝导。居民刘阿姨接受劝导后说道:“以前真没意识到不牵绳遛狗还有这么大的安全隐患,以后一定注意!”
楼上楼下邻居因噪声扰民产生纠纷、摊贩因价格问题与客户发生争执……这些矛盾纠纷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不及时解决,很有可能导致“案件”发生。弋矶山派出所社区民警带领“警民联盟团队”及时对矛盾纠纷进行化解。
在社区民警看来,“警民联盟团队”的组建就是为了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看得见“平安”。民警辅警每天带领团队成员在辖区巡逻、走访,随时处理突发警情、化解纠纷,提高了见警率和管事率。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警民联盟团队’在巡逻,安心多了、幸福多了!”居民郭爷爷说出了很多居民的心声。
暖心服务润民心
李老伯住在荷塘小区,最近他的身份证丢失了,而老伯的子女在外地生活,他自己又行动不便,难以独自到派出所补办。6月初的一天,“警民联盟团队”成员得知后立即向社区民警傅骥报告。傅骥当即上门了解情况,安慰老人“不要着急”。随后,他和户籍民警、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为老人服务。老人连声感谢。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防范也成了社区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心中的大事儿。每天,社区民警都在社区微信工作群里发布反电诈信息。同时,“警民联盟团队”利用巡逻机会向居民们进行反电诈宣传,解答群众咨询。
6月10日,“警民联盟团队”正在荷塘小区巡逻时,居民周老伯向社区民警朱成木问道:“我刚才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有个‘充100元送100元的活动’,让我下载对方发来的链接。你们分析分析,这是不是诈骗电话?”
“肯定是诈骗,您不要相信。”朱成木了解情况后,表扬老伯“没有被骗”的同时,再次向老伯进行防范宣传。老伯高兴地握住朱成木的手说:“有这样的好警察和好团队,是我们居民的福气!”
“社区警务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基石。作为基层派出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做实做细社区警务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弋矶山派出所所长尹辉说。
2025年以来,在“警民联盟团队”的协助下,弋矶山派出所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8%,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5%,群众对警务工作的满意率飙升至96%。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