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180天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5/9/16 9:17:55浏览次数:18
|
文/周鹏 2024年8月的第一天,我穿上了警服。站在更衣室的镜子前,我忍不住转了三圈。浅蓝色的制服套在去年在乡政府工作时常穿的白色T恤外面,胸前的警号在晨光下亮得耀眼。王所把执勤背心递给我,说:“小周,从今天起,你接替调走的师兄,负责他原来的三个村辖区。” 8月的天气酷热难耐,让人心里发慌。在鲁师兄即将调走的那几天,我满心担忧,害怕自己无法胜任他分管的工作。我忐忑地拿着笔记本,跟着师兄第一次接处警。师兄游刃有余地处理着警情时,我静静地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认真聆听,恨不得立刻学会调解的话术。 第一次下乡走访,首站便是熟悉村委会的位置以及村书记和村干部。鲁师兄特别对我强调,要想做好公安工作,离不开村书记和治保主任的大力支持。于是,我跟着师兄跑遍了辖区的各个村子,与他们一一加上微信。由于之前在乡政府工作过,我对这类工作还算有些经验,便暗自欣喜,觉得自己很快就能和村里的人打成一片。 “大娘你好,我是新来的社区民警周鹏,您可以叫我小周……”从一开始的难以开口,到后来能够流利地说出这句话,我逐渐习惯了以社区民警的身份进行走访。穿上这身警服后,村里的村民都热情地和我聊天,向我反映问题、倾诉烦恼。我突然深刻地感受到,这身警服所承载的荣誉与责任。 那天傍晚回派出所的路上,鲁师兄指着电线杆上的小广告说:“记住每扇门后的故事,群众才会记住你这张脸。”我低头看着笔记本,上面歪歪扭扭地记录着刘阿姨家儿子上户口、塘口村滩上组流浪狗成群扰民、魏爷爷要换二代身份证等琐碎事项,这一刻,我突然觉得身上的警服变得沉甸甸的。 真正让我褪去书生气的,是8月的一次村里求助事件。有一名精神障碍患者情绪激动,在村里讨要说法。鲁师兄带着我和其他同事前往处置。面对精神障碍患者刘某的反抗,鲁师兄先是用话语稳定他的情绪,然后绕到身后将其控制。这一系列动作我都看在眼里,心里既紧张又担心。那一刻,我对警察工作危险的一面才真正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调解工作是有难度的。10月底,石牛村有一对夫妻吵架,女方举着锅铲要往男方身上砸。“过不下去就离!”我脱口而出在乡政府常用的调解话术。熊教导员听了直皱眉。他把我拉到楼道里,递给我一支烟,说:“小周,老百姓家里的事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再次走进屋里,我蹲在地上捡起摔碎的瓷碗片,耐心听他们从彩礼问题说到孩子补习班,终于找到了矛盾的根源。 第一次独立办案是在一年的深秋季节。在刘所的带领下,我协办过几次案子。为了让我快速成长,所里安排我负责辖区内的一起赌博案。这个案子相对简单,事实清楚,嫌疑人也承认了错误。但在做笔录和走案件系统程序时,我生怕出错,不停地给刘所打电话。刘所笑着说:“这是一次锻炼,也是成长的机会。你要是跨过这个坎,就进步了。”于是,我参考以前类似的案卷,琢磨问话方式、扣押程序、办案文书,还打电话向法制部门的同事请教处罚意见。经过不懈努力,案子终于办结。那一刻,成就感油然而生。 记得一个初冬寒冷的夜晚,我接到指挥中心下发的警情,辖区内一名村民扬言要对妻子采取极端行为。我赶紧向王所汇报。王所指导我一步步稳控村民的情绪,同时联系同村小组的村副书记上门做工作。随后,我和王所赶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原来,他家刚发生交通肇事案,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再加上妻子的不理解,双方产生矛盾,他一时对生活失去希望。在我们和村干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这位村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来每次走访,他总会从炉灰里扒出个烤红薯递给我,烫得我双手直倒腾。 夜巡时路过镇政府,我想起在乡政府值班坚守的日子。如今,肩头的对讲机沙沙作响,仿佛是另一种形式的倒计时。从参加“三支一扶”时的“小周”,到现在东阳所的“周警官”,这180天里,书本上的“为人民服务”,变成了出警记录本上的38次调解、9起案件、若干个特殊人员情况,还有辖区大娘非要塞进我口袋的花生米。 王所常说,警察是人民群众生活中缝补裂痕的人。现在,我的警服第二颗扣子总是扣得端端正正,调解时我会先给人倒杯热水,抓捕时会记得卡住对方视线死角。那些在乡间地头练就的耐性,如今与警服的重量交织在一起,在街头巷尾落地生根。 有一次接处警,由于我不了解村情村貌,和村治保主任闹了点矛盾。回来后,我听到村治保主任在跟王所抱怨,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的公平公正在这里用不上了,也担心后续出警村干部不再配合我。这时,余师兄安慰我说:“老潘这个人就是脾气倔、性子直,但人挺好的。我帮你去跟他说说,别担心。”后来,我和潘主任和好如初。在后续出警遇到难以调解的问题时,我都会向经验丰富的余师兄请教,这让我得以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民警。 和我一个班的辅警兄弟小刘,见证了我从新手小白到能够独自出警、独立办案的过程,他给了我很多帮助。上班时,他是我坚实的后盾;下班后,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不值班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吃饭、一起健身。我来的这段时间,小刘考上了员额制辅警,我打心底为他高兴。省考即将来临,希望他能一帆风顺,成功上岸。 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和刘所刚在村里处理完一起家庭纠纷警情。寒冷的风灌进发热的脖颈,远处家家户户门口的红灯笼格外醒目。对讲机里传来指挥中心的新指令,刘所发动警车,笑着说:“走,带你去吃新年第一碗拌粉。”红蓝警灯划破夜色,我突然觉得,这闪烁的警灯,比任何烟花都更接近星辰。 (作者系江西省安义县公安局东阳派出所民警)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