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沙漠边缘,一警一犬守小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5/9/12 10:16:36
浏览次数:38  

  文/武陇慧    通讯员/张承先
  
  风乍起!
  细沙裹挟着呛鼻的沙尘,呼啸而来。小院里,旗杆上,国旗迎风作响。
  清晨7时,太阳尚隐在晨曦中,东方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库尔勒铁路公安处且末站派出所南屯站警务区,晨灯已亮,微弱的光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之边显得深邃而朦胧。
  南屯站地处阿尔金山北麓、罗布泊南岸、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位于和若铁路上的一个五等小站。这里四季黄沙弥漫,是国内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民警肖志全简单洗了把脸,开始在食堂忙活起了早饭。今天的早饭很简单——榨菜拌面。从沸腾的锅里捞出煮好的面条,拌上一些榨菜,再挖一勺蘑菇酱,加入几根焯水后的青菜,肖志全呲溜呲溜吃得格外香。
  吃过早饭,肖志全穿戴好装备,准备上站开始一天的工作。
  警务室墙面上贴着硕大的“慎独”两字,肖志全有他自己的理解:“只有守得住寂寞,才能保得住辖区平安。”

  奔赴南屯

  48岁的肖志全,今年已从警27年。
  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连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全线开通。当时已从事乘警工作20多年的肖志全,主动要求到库尔勒公安处最艰苦的且末站派出所离家800多公里的南屯站警务区,成为了站上唯一的民警。
  从此,肖志全在这里扎下了根,守护着南屯站和辖区90公里的铁路线路安全。
  尽管小站小,一天只有两趟客车停靠,但开通之后方便了沿线各族群众的出行和货物运输,对于带动南疆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肖志全以前是列车上的乘务民警,初到南屯站,对于驻站警务工作并不熟悉,再加上刚开通火车,驻地附近南屯镇村民们的铁路安全法治意识较为淡薄,群众对他这个“外来人”并不信任,工作开展得不太顺利。
  为了做好警务区的各项工作、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他重拾近20年没有碰过的派出所公安业务,认真学习驻站民警的业务技能,多次打电话向公安处业务骨干请教,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巡查线路,走访沿线村庄、学校。到岗三年来,肖志全把辖区周边的治安环境及管内的铁路涵洞、桥梁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群众不信任就多到群众身边去。”肖志全每天带上干粮到辖区走访,一去便是一整天。遇到村民们在集市赶集,他就拿着小喇叭,带上铁路安全普法宣传资料,在市场内来回穿梭,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宣传。
  “现在,辖区里的村民大部分都是我的兼职义务护路巡防员,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提起这些,肖志全满脸骄傲。

  处理“险”情

  “今天的风沙比较大,就担心有漂浮物被吹进铁路防护网,会影响列车行车安全。”
  拍了拍裤腿上的沙土,擦拭掉护目眼镜上的沙尘,肖志全拎着工作包,牵着一直陪伴着他的警犬“虎妞”,沿着铁路防护网仔细巡查,不放过任何危及铁路运行安全的隐患。
  附近村子里老王家的200亩枣树园就在铁路边上,每年秋冬季果树修枝后都有大量枯枝,堆起来有两间房那么多,拉走处理还得找车,出车费和人工费。往年,老王都是就地焚烧处理。
  和若铁路开通后,为保证线路安全,按照规定,禁止在铁路附近焚烧可燃物品。
  去年年底的一天,正在巡路的肖志全,突然远远看到一处铁路线旁升起白色烟雾,他赶忙前去查看。原来是老王又开始就地焚烧果树修剪后的枯枝。
  此时,刚刚点燃的枯枝,距离铁路防护网只有60厘米,一旦火势蔓延进铁道线路,后果不堪设想。
  肖志全立刻冲上前,用便携式铁锹铲起沙土迅速扑灭火苗,并向老王讲明了这样做的危险后果。随后,他又联系驻地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共同商量如何帮助老王妥善处理这些枯枝。
  最终,由驻地相关部门协调了车辆,并召集村民一起帮助老王把枯枝全部装车拉走处理。
  “肖警官老厉害了!不但给我讲清楚了维护铁路安全的重要性,还帮我解决了处理果树枯枝的难题。以后,我就听他的,绝不再做烧枝子的傻事了!”提及肖志全,老王竖起了大拇指。

  漫漫黄沙中的坚守

  初夏的南屯,天空碧蓝如洗,阳光炽烈酣畅。
  肖志全沿着一条坑洼不平接近原生状态的砂石道路,车子一路颠簸。在这里,地图上看似毫厘的距离,往往要走一两个小时。
  长期在户外工作、皮肤被晒得黝黑的肖志全,挎着工具包徒步前行巡查,铁路线路防护网近在眼前,走起来却要翻过一道沙梁,汗水很快湿透衣衫。
  阳光穿透空气中的沙雾,洒在一层层流沙上,远远望去,如同大地轻轻印下的指纹。
  攀爬至一道沙梁的背脊处停下,展现在肖志全眼前的,是一座座舒缓起伏的沙丘,错落叠加,仿佛与铁路线一直延展到天地相交的远方。
  一次铁路安全巡视检查工作中,肖志全正在检查记录沙漠边铁路线路的防护网隐患问题,风突然刮起来,事先一点预兆也没有,刚才还湛蓝的天空犹如被撒进了颜料,整个空间立即一片灰黄。
  狂风挟着沙尘从遥远的罗布泊赶来,沙好细好细,裹挟在空气中穿透肉眼无法辨别的一切空隙,令人无从闪避。刹那间,空间的色彩周而复始地变化着,由灰黄到淡棕、棕红,直至一片昏暗,什么也看不见。
  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铁路线路治安巡视检查工作就显得极其脆弱。
  肖志全顶着风排查隐患,肆虐、刚劲的风让人无法呼吸,一张口,风和沙鼓着劲争着向肚子里窜,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即便戴上口罩和两层飞巾,还有防护眼镜,细沙还是无孔不入。
  等工作检查完毕,回去倒是挺顺利,借着风势一顿小跑,可一不小心,快到车跟前时,他竟没“刹住车”,又跑了好一截才稳住身体。
  回到警务区时,肖志全的鼻子、耳朵里全是沙子。“感觉自己都快变成‘沙人’了。”肖志全打趣说,“南屯的风沙是很有创意的!”
  工作即便艰苦,肖志全却从未想过放弃。
  2024年11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实现锁边合龙,形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是中国生态治理创新举措的新成就。这让肖志全十分高兴,“漫漫黄沙正染绿!以后,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工作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心灵慰藉

  “漫漫黄沙,满目荒凉,偶尔会看到几匹骆驼和驶过的汽车。”肖志全对刚来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回一趟家,坐火车要从18时43分到第二天凌晨5时35分,将近11个小时。
  大多数时候,驻站民警的生活是枯燥的,孤独感难以言说。
  肖志全说:“白天忙碌,到了夜里,对于家人的思念,仿佛顺着吹拂的沙粒,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每当一个人独处时,肖志全喜欢跟爱人打视频电话。
  肖志全的妻子在视频里看到沙尘暴后,心疼埋怨肖志全“一意孤行”的同时,也会“报喜”安慰。
  “看,月亮(肖志全女儿的小名)这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州中小学演讲比赛,获得了初中组一等奖!”
  “太好啦!休息回家了,给你们娘儿俩做顿好吃的!”
  “老肖,你在那边照顾好自己。”
  “我这儿好着呢,这不有‘虎妞’陪着我嘛。”
  对肖志全而言,警犬的陪伴,是除家人之外另一份独属于他的心灵慰藉。
  夕阳在天边洒尽了最后一抹余晖,暮色四合,周边暗淡下来,车站四周的示廓灯光亮了起来。
  洪亮的口令随风而至:“立”“搜”“袭”。
  警犬“虎妞”遵照肖志全下达的口令,兴奋地进行着课目操练。“虎妞”漂亮地完成了规定课目的动作,肖志全大声叫好进行鼓励。
  3岁的“虎妞”,是警务区的治安巡逻犬,经常陪着肖志全在铁路线路边上巡逻、走访。
  “有它在,我心底踏实不少。”肖志全说,一次走访途中,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毒蛇,“虎妞”立刻冲上前去不停地狂吠,毒蛇立马溜走。

  寂寞中奔涌着热情

  刚到南屯,肖志全看着沙尘肆虐,有时候也会想:干完这一阵就打报告换个派出所。
  可每当帮助旅客解决问题后,听着他们一声声的“谢谢”,每当望着座无虚席的列车安全驶过,肖志全总是不自觉地嘴角上扬,他觉得自己也很了不起,内心深处涌动起一股澎湃之情。
  比起大站,南屯站的旅客少得“可怜”,但是旅客遗失财物、找不到孩子的情况也会发生。小到寻找遗失的手机、背包,大到帮助身无分文的探险游客购买车票,肖志全对于群众的求助,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我必须在,指不定就能遇到需要帮忙的旅客呢”。
  去年5月,肖志全帮助一名旅客找到了遗失在候车室座位底下的手机,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没想到对方竟然是三十八团中学的老师。在得知肖志全迫切希望提高辖区群众铁路安全知识的愿望后,他主动在学校开展铁路安全法制宣传,并邀请肖志全到三十八团中学为全校师生讲课,有效增强了学校师生自觉遵守铁路安全要求的意识。
  “有的时候,帮助过的旅客下次再见到时还会主动打招呼问好,原本枯燥寂寞的驻站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熬了。”肖志全笑着说道,“每一次帮到旅客就像是回到刚从警时为群众挥洒汗水的岁月,感受到一股灼热的情感在身上奔涌着!”
  2023年1月17日,眼看着还有15分钟就要发车了,候车的旅客已检票上车,肖志全却发现还有两名旅客站在自动售票机前神情焦灼。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自动售票机无法正常取票,车站工作人员几经尝试也无法正常操作,眼看着火车就要出发,错过这一趟等明天就要多出一天的开销。
  肖志全立刻会同车站工作人员联系列车长,告知旅客无法购票情况,请求在列车上进行补票,最后帮助旅客成功上车。
  付出就有回报,工作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是成正比的。每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都让肖志全在执法过程中收获、成长、进步。
  中午在车站执勤,一名铁路职工急匆匆地拿着手机找到肖志全说道:“肖哥,你看我是不是摊上事儿了,这可怎么办?”
  肖志全接过手机仔细一看,这不就是典型的诈骗短信嘛!
  “不用怕,这是诈骗短信,不要相信。”
  “肖哥,你上次给我们宣传过电信诈骗的类型,但是突然收到这个我心里还是拿不准,还好有你在。”铁路职工买买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一问一答之间,肖志全轻松化解了一场骗局,然而与南屯站区职工之间的信任却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
  “这两年多来,除去回家调休和工作,其余时间都和铁路职工们待在一起,站上来了新职工一眼就能看出来,必须仔细询问来由。”肖志全说道:“累和苦不必说,但是比起保障站车安全,这些都不算什么。”

   “戍边精神”在传承

  夏夜,寂静。坐在空旷的站台前,肖志全瞥了一眼旁边的“虎妞”,小家伙也下巴贴着地,歪着脑袋,安安静静地注视着他。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肖志全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了。
  冬日的戈壁滩深处,一望无垠、寒风凛冽;夏日的荒漠,每一粒沙子都蒸腾着热气;深夜的小站星星点点的灯光,守护着来来往往的旅客平安出行……严苛的电气化铁路线路行车要求和南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孤单寂寞的站区生活成为沙漠小站驻站民警的“标配”。
  在肖志全看来,驻站民警就像螺丝钉,需要兼顾车站、铁路线路的治安工作,虽不起眼但至关重要。
  寒来暑往,四时更替。肖志全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车站。每天工作平淡且重复,但开站以来,辖区未发生过一起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案事件。
  荒漠漫漫,浩荡无垠间,“钢铁巨龙”自由穿行,每每与列车相遇,肖志全都要站在山顶驻足观望。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次到乌鲁木齐进货,都要倒上两到三趟班车。”在和若铁路开通前,当地群众出行困难,这些当地村民口中关于曾经“行路难”的回忆,深深地刻在了肖志全的脑海里,难以磨灭。
  肖志全的父母是上海人,两人退伍转业后选择留在新疆。父辈们从繁华都市到边疆奉献的“戍边精神”一直在鼓舞着肖志全。
  1994年,17岁的肖志全怀揣着秉承“戍边精神”的志向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努力学习、刻苦训练,3年里荣获“优秀士兵”称号2次。退伍后参加铁路公安工作,荣立个人嘉奖4次,获得优秀公务员1次。
  火车开通后,枣农库尔班·铁米尔说:“我家种了64亩有机红枣,过去铁路没通车时,买红枣的老板少,红枣卖不完,价格也低。火车开通后,人多了,红枣的价格翻了两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好收益,我有信心日子会越过越好。”
  “我们终于可以坐火车去天安门看升国旗了!”
  在且末,在南屯,和若铁路通向遥远的地方,通向人民心中的幸福路,人们需要和若铁路,更需要守护它的铁路公安。
  行走在黄色大地,落日余晖尽洒大漠的震撼久久萦绕心头。有幸成为守护和若铁路这条南疆群众“幸福路”的一员,肖志全的内心总有一股热血涌动:“一眼望去,看不到路的尽头,但每个人都坚信,那一定是越来越好的未来。”
  如今,和若铁路即将迎来开通三周年,驴车慢行的历史已渐行渐远。远处火车阵阵汽笛声响彻荒原大地,当列车疾驰而来时,正在进行铁路安全巡查的肖志全在火车经过时会停下来向火车敬礼,在他心里,这是在向祖国和人民汇报:在塔克拉玛干深处,有一群铁路公安正在守护着这条“幸福线”的安全畅通,让“那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
  
  【作者简介】武陇慧,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
  (责任编辑:古静)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