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小茉莉”女子乘警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5/7/25 10:50:49
浏览次数:239  

  文/轩子岚 许宇翔 上官瑜晴  通讯员:张承先

  2025年2月28日,福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小茉莉”女子乘警队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小茉莉”女子乘警队的女警们又一次走进公众的视线。她们以忠诚勇敢、无私奉献的品质,温婉谦逊、清新飒爽的形象,不断赋予这支队伍新的蕴意。

  新芽  爱民实践中逐渐成长

  2018年9月23日,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福建省首条直达香港的高铁线路——福州至香港西九龙G3001/2次列车正式运行。为安全护航这条闽港两地文旅、商贸及文化交流的“流动桥梁”,福州铁路公安处精挑细选了7名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个人形象好的女警组建“福港”高铁女子乘警队。
  为了能够全面满足旅客需求,守护旅客列车安全,她们根据以往的值乘工作经验,结合两地旅客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组织交流研讨,提前预想方案。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值乘实践后,大家发现这趟进港列车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相比其他列车客流有淡旺季之分,进港列车常年满员,这就意味着女警们全天候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不时之需;因为地缘关系,闽南地区往返旅客以老幼群体居多,女警们在巡视过程中更要善于发现,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拿不动的行李帮忙提一把,啼哭不止的幼童帮忙哄一下,搞不定的手机问题帮忙操作一番,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车内旅客旅途行程长,往往会因为舟车劳顿而想吸烟解乏,为了避免列车吸烟警情的产生,女警们在每次巡视过程中都会通过口播、车体广播等方式开展安全提醒……
  根据发现的这些特点和容易产生的问题,女警们一一进行归纳总结,依此制定了《女子乘警队常态及涉外乘务工作指导手册》;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积累沉淀执法经验,开创性推行了“双语服务”“柔性执法”等特色勤务模式。
  2018年9月27日,香港西九龙至福州的G3002次刚开出西九龙站不久,女警林晋瑶便接到12号车厢香港籍旅客吴女士的报警求助,称自己在进站安检的时候将一双肩包遗漏,包内有现金、电脑、存折等贵重物品和重要资料,列车开车了才察觉。了解情况后,林晋瑶一面通知列车长联系港铁西九龙站帮忙寻找;一面拨打了西九龙站派出所的联勤电话,通报了该情况。在多方沟通协调2个小时后,林晋瑶接到来自西九龙站派出所的电话,吴女士的双肩包已经找到,并请吴女士返程时到车站领取。激动的吴女士邀请林晋瑶拍了张合影并发了朋友圈,表扬女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含苞  在锐意创新中拓展服务

  2024年9月23日,以福州市市花茉莉为名,“福港”高铁女子乘警队提档升级,正式更名为“小茉莉”女子乘警队。这支充满青春活力的队伍从7人扩充至24人,队员平均年龄26岁,值乘范围覆盖8省89市。随着不同特长、不同专业的“新鲜血液”的加入,这支年轻队伍焕发出了全新活力。
  为了守好列车主阵地,“宣防”是织密列车安全防护网的第一道防线。“安全宣传太老套,车上旅客不爱听怎么办?”在发现这个共性问题后,女警们立即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要有吸引力、要靶向宣传”是大家商量出来的一致结论。抓住关键点,说干就干,女警上官瑜晴利用宣传特长,手绘漫画、收集图文,针对老、幼、女性、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分别设计制作包含反诈、文明乘车、防猥亵、防盗内容的绿橙粉蓝“四色宣传单”,宣传内容通俗易懂且寓教于乐,宣传效果可谓是“老少通吃”。在一次节假日的列车安全宣传中,就连见多识广从事记者工作的旅客都表示这样的宣传册让人耳目一新,并提出要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学习分享。
  乘车出行,时常有因小事引发的矛盾纠纷,女警们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带上列车,既有效化解了矛盾,又不影响旅客的正常出行。
  在福州开往广州南的 G1609 次列车上,两名旅客因行李摆放问题产生争执,旅客们纷纷起身围观。有着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乘警马燚闻声赶来,将双方分别引导至列车专门的调解区域——“茉莉倾心”调解席。通过她的柔性劝导,辅以一杯消火降燥的茉莉花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化解矛盾纠纷。
  无独有偶,从武汉返回福州的G1647列车上,林女士因调节座椅靠背导致后排乘客的咖啡洒落一身,怒火中烧的后排乘客不断大声责骂,这让林女士不由得心生委屈,态度也由歉转怒,两人争吵逐渐升级。女警李思思赶到现场,分别将两人带离车厢并引导至“茉莉倾心”调解席,一番推心置腹的分析沟通,已让两人的怒火散去大半。李思思看出两人还是需要个“台阶”,便笑盈盈地送上两杯茉莉花茶,纠纷愁云顿时烟消云散。
  列车上设立的“茉莉倾心”调解席,便是女警们化解矛盾的“独家秘方”。一杯定制的茉莉花茶、贴心的换位思考、几番软言劝慰,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化干戈为玉帛”,保障旅客顺利出行。
  为了打破单兵作战弊端,她们创新依托“5+N”群防群治模式,即乘警牵头联合列车班组、机械师、餐服人员、保洁及旅客志愿者,形成立体化防控网络,在狭长空间内延长作战新触点。每趟列车始发,女警们都会组建“平安列车志愿者团队”,发动热心旅客参与治安维护。
  “先生,您的座位是直达终点站,希望您能加入我们的‘平安列车志愿者团队’,协助我们维护和谐平安的出行环境。车厢内如果发现有不文明行为或是需要求助的情况,请第一时间联系我。”G5111次列车上,“小茉莉”女子乘警队民警孔新凤在一节又一节车厢中寻找着志愿团队人员,几个小时下来,孔新凤的步数已经1万步有余,而在当日的志愿服务群中,成员数也逐渐增长到20余位。
  “您好,警官,我有一部手机不见了,手机没有电了,但是里面的资料对我来说很重要,能不能帮我找到啊?”正在车厢内巡视的孔新凤被旅客任先生叫住。在详细询问旅客手机的特征及相关信息后,孔新凤迅速发动“平安列车志愿者团队”开展寻找,不到5分钟,便在桌椅下方的空隙内找到了该旅客的手机,民警的高效工作赢得了旅客任先生的连声称赞。
  2024年4月,D3170次列车受强降雨和地震影响滞留3小时。女警张欣欣带领志愿者服务团队及时维护好16节车厢秩序,发放应急物资,最终护送全体旅客平安抵达。6年来,她们累计应对突发事件46次,紧急救助旅客310人次,成为旅客心中的“移动安全屏障”。

  初绽  在执法一线奋不顾身

  2023年4月,福州乘警支队指挥室通过数据分析查控到一名涉诈犯罪嫌疑人可能就在G3001次列车上,女警林晋瑶通过警务平台接到查控指令,便迅速协同列车班组密切配合,2分钟内成功锁定了具体人员,并全程盯控人员动向。在列车即将到达深圳北站时,林晋瑶果断行动,将嫌疑人当场控制,并在嫌疑人的行李箱中现场查获重达10公斤重的黄金制品。这场列车查缉打了场漂亮仗,让所有同事们都对女警的业务能力刮目相看。
  2024年10月,长沙南开往福州的G1645次列车上,一名旅客引起了女警李思思的注意。旅客黄某在接受实名制验证时,从大行李箱的内夹层拿出了身份证。明明他有随身的背包,为什么要弃易求难把身份证放在行李箱里?不怕麻烦吗?心细如发的李思思对其携带的全部行李物品进行检查,发现行李箱夹层内有两张居民身份证和多张购票凭证。黄某见瞒不住了,当场承认其因个人征信问题被法院执行“高消费限制令”,多次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购票乘车。之后黄某因涉嫌冒用他人身份证件被移交沿线车站派出所处理。
  她们曾在20分钟内抓获1名案值200万元人民币的网上在逃人员;还曾在6分钟内抓获1名列车盗窃嫌疑人,当场找回被盗旅客财物……这都是“小茉莉”女子乘警队的女警们直面违法犯罪嫌疑人,赢得一场场“较量”的缩影。

  盛开  以爱为媒聚力绽放

  作为女性,似水柔情、心细如发是她们的特质;作为警察,忠诚担当、无悔奉献是她们的写照。当“钢铁巨龙”配上“柔情女警”,一场场名为“爱”的烟花绽放在每一次的护航路上。
  穿上制服,作为警察的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虽然自己年纪尚轻,但是在值乘工作中,女警徐懿菲总是会想着尽自己所能地照顾更多的人。有一次,她在例常的车厢巡视中发现了两名无人陪护的未成年人,由于担心孩子安全,她便停下询问姐弟俩的具体情况。奇怪的是,这两名孩子拒绝沟通,甚至在她靠近的时候还试图挣扎逃离。这样怪异的举动令她感到十分奇怪。在将小女孩拦下后,徐懿菲轻轻拥抱她,缓解她的紧张情绪,温和地解释自己的意图,并像邻家大姐姐那样,给孩子们讲述沿途的趣事。渐渐地,孩子们卸下了防备。原来,这姐弟二人因思念在外务工的母亲,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便瞒着家里人乘车去找母亲。一路上,徐懿菲和姐弟俩谈心、讲道理,并联系孩子家属,顺利地在潮阳站将孩子送到家人身边。孩子们的母亲通过电话连声向徐懿菲致谢:“谢谢警察同志,帮我找回小孩!”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女警曾德群还特意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方便在发现旅客情绪变化时,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在值乘D3339次列车时,一位旅客正在座椅上默默流泪。曾德群发现这一情况后,没有急于追问,而是轻轻拍着她的背,陪伴她。在她的安慰和鼓励下,旅客逐渐停止哭泣、敞开心扉,谈到今年生意不好,其感觉压力很大,无法得到家人的体谅,家庭矛盾一触即发。聊到这里,曾德群终于找到了问题根源,也找到了打开其心结的“破冰点”。近两小时的开导后,旅客情绪逐渐平复。
  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弱势群体,女警们还联动铁路企业、福建省未成年人戒毒所、福建省妇女联合会以及福州市中小学校共同开展妇女儿童保护行动,织密车上车下安全网。在车上,她们组织客运车班加强列车未成年人特别是婴幼儿身份证、出生证明核查,联动客运、车站对独行未成年人、弱势妇女做好全程看顾;在车下,她们联系辖区中小学校发起“高铁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从源头上抓好妇女儿童思想疏导。6年间,女子乘警队成员们共找回出走未成年人、弱势群体人员152人次,全力守护妇女儿童出行安全。
  2018年,在一次进校园开展护路安全宣传的活动中,女警们了解到福州一中学生晓花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在工作中被炸伤右手,家境贫困。家访中,晓花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打动了大家,女警们围坐商议,当即拍板:“一定要帮小姑娘考上大学!”在教育部门和校方的见证下,女子乘警队与晓花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女警们自发每年向晓花捐款4000元,助其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2023年,晓花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江苏大学。晓花在打给女警的电话中激动地说道:“感谢警察姐姐们,等我毕业有能力了,我也会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拓宽为民服务领域,将爱心与温暖播撒到更广阔的地方。“小茉莉”女子乘警队不断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累计普法宣传、捐资助学、扶贫助农等公益活动185场次,捐资助学、扶贫助农善款5万余元,惠及群众约3万人次。■
  
  【作者简介】轩子岚,福州铁路公安处党建宣传科副科长。
  许宇翔,福州铁路公安处四级警长。
  上官瑜晴,福州铁路公安处一级警员。
  (责任编辑;古静)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