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保镖江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7/4/5 10:17:58
浏览次数:2321  

  1
  四个蒙古族的彪形大汉推门而入,径直走向谈判桌。两人挎刀已出鞘,另两人扼住出口。三米之内,刀光暗涌。
  张军坐在房间内侧角落,近身处是他要保护的江苏老板。对方拖着老板就往外拽,张军一个箭步向前,抬手、踢腿,三秒之内制服敌手。刀光一闪,另两人扑面而来。又几乎是一瞬间,张军躲闪、扼腕,迅速攻击对方命门。随后,张军的两位搭档迅速跟进,与对手隔空对峙。张军夹住老板的手臂往外撤,对方想穷追不舍,以蒙语商量:“把他们截住!”张军本就来自内蒙古,行走江湖多年,见此情景,怒目喝道:“你不要这样了!”对方被唬住,张军等人成功撤离。
  在张军六年的职业生涯中,2014年8月在中蒙边境二连浩特市的这次突围最接近流血。在行内人眼里,武力是最后屏障,动手即意味任务已经失败。
  双方冲突的起因是经济纠纷。江苏老板在二连浩特市中心投资3.5亿建造了一座27层的商住一体大楼,但当地开发商卖掉部分楼盘之后却独吞利益。此地民风彪悍,警力薄弱,江苏老板雇张军及其两位搭档贴身保护。在一次不可避免的见面中,对方终于露出了真刀——虽然在张军眼中,如果人类真的可以剥除恐惧,那么再锋利的匕首也不过是纸片。
  “不恐惧是不现实的。” 2016年10月底的一个晚上,穿着黑色棉袄、留着板寸头的张军坐在天津郊区的一家火锅店里,语气急促,“几个人一进来,场面就很恐怖,我心里做好了准备,告诉自己不能恐惧这个事情……”
  “恐惧,人人都有,谁也不是神仙。但是暴露弱点,不是什么好事。”在网络上被封为“中国第一保镖”的李旭说。
  公开资料中的李旭是美国政要保护学院成立以来的第一位中国学员,从事保镖职业近二十年。在他的脑袋上,砖头、铁锹、斧子、飞镖留下了形状各异的疤痕。他乐于叙述那些惊心动魄最终又大获全胜的故事,却对自己的喜怒哀乐轻描淡写。他甚至拒绝透露自己的确切年龄,因为“对于敌人来说,这是一个重要信息”。但他描述了一个至今耿耿于怀的梦。
  很多年前,李旭在土耳其边境服务一名外国军火商人。一到当地,他就被派发了一定量级的武器装备并被告知这次行动可能会有武装冲突。身经百战的李旭十分清楚,装备的级别往往与危险系数对等。
  2
  在公众的认知中,保镖介于黑白之间,联结权威、财富、争斗以及暴力。自入行之日起,他们就以贩卖自己的侦查和格斗技术为生。而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郭太生的理论,“安全需求不仅体现在免除现实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免除主观的不安全感”,那么在这个链条的核心,保镖们输出的不仅是后天习得的技能,更有理智、勇敢等心理素质。
  郭太生教授曾对个体安全保障机制的完善有长久的观察。他认为中国人的安全需求内容正在扩大。
  1990年代初,习武出身的李旭进入保镖行业时,策略同样“古典”。当时,四处流传着一夜暴富和一夜破产的故事,李旭经常为不同的老板处理三角债纠纷。
  李旭曾服务于一个北京老板。在他执行其他任务时,老板遭绑架,对方勒索几百万。李旭赶到现场,躲在大厅斜对面观察,发现十来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正架着老板向旋转门外的汽车走去。他快步往前,双肘将两个男人撞开,冲到老板面前,揪住头发就往门上撞,语气凶狠:“兔崽子往哪里跑?欠了我的钱什么时候还?我弄死你!”李旭趁乱拽着老板金蝉脱壳,最终打赢了这场以一敌十的小型战争。
  “为什么司马懿不敢贸然追?因为诸葛亮退兵是有章法、有技巧的。”李旭乐于以兵法解析战术,认为“百战百胜不是最好的将军,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
  “李旭在我们行业属于前辈了。但是他的一些行为,我总是说他要适应一下现在的时代。”博警保镖公司创始人释行风说。
  2013年,释行风和李旭曾一起做客一档电视节目,为公众示范如何保护遇袭的委托人。“当时的保护对象是一个穿着裙子和高跟鞋的女孩子,他就直接把人家推飞出去了。私底下女委托人跟我说,要是平时她会生气的。”释行风补充道,“我是提前把这个危险解决了,不会触碰到委托人本身。”
  官方网站上,博警宣称自己是国内公认的保镖行业第一品牌,同时也是中国首家禅武一体的保镖公司。但在采访的一开始,释行风就单刀直入地说:“不建议别人称呼我是保镖。”
  他将这种排斥归因于大众对保镖认知的错位。“2008年,我们在最初发展的时候,大家都把我们当作打手。真正的保镖其实未必是大家想象中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在保护一个委托人的时候,要对未知的危险进行评估,这很重要。”
  李旭认同释行风的说法:“救火和防火,后者更重要。”
  对于防火的执行者、正处于行业金字塔底端的普通保镖张军而言,日常工作和生活并没有那么惊心动魄——或者说,他所做的一切,都在竭力避免这种惊心动魄。
  “你一秒钟也不敢放松,精神一直是紧绷的。”张军说,“正因为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要做好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准备。”
  从2010年10月至2016年6月,张军服务过八位老板,其中有三位是24小时的贴身保护。在业内贴身保护被视为最基础、性价比最低的工作。张军月薪一万左右,每天的任务是保护老板的人身安全,内容包括检查门窗痕迹、排查窃听设备、评估出行风险等。他需要知道老板几乎所有的信息,比如桌上的水被动过,他必须查清原因。用行话讲,他是物理隔离的那层膜。当然,在一些笃信物尽其用原则的老板眼中,张军还必须利用零碎时间履行拎包秘书与司机的职能。“卖身契”一签一年,他鲜有休闲时间,即便是理发,他也必须告知老板离开和返回的时间。甚至有时上厕所,他都会提心吊胆:老板会不会突然有事儿?
  “没有自由。” 张军说,“每天出任务的时候,我只有一个要求,只要不犯错误,我就是成功的。不指望老板每天夸我,少点我的名就好了。”面对突发的险情,张军能展现出蒙古汉子的狠劲儿,可身处安全区域时,他反倒有些茫然失措。
  “保镖真的越做越害怕,越做越胆小。这件事我真没想到过,原来是把这个安全感给了别人。”他说。
  
  ……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2017.1 徐雯 杜佳静 郭钰 文)
  
  ……
  详见本刊2017年4期
  



编辑:警察文摘----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