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凶案摄影大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6/11/8 10:52:40
浏览次数:6441  

  文/陈颖
  
  深夜,他不知疲倦地奔走在街头,一旦发生凶杀、火灾和车祸,他比警察和消防员更早赶到。他在5000多个凶案现场留下足迹。他的闪光灯撕开夜幕,让一切赤裸裸地呈现,造就无数震撼心灵的经典之作。他就是摄影史上的传奇——凶案摄影大师维加。

  穷孩子的摄影梦

  维加10岁时和家人从奥地利来到美国纽约。作为穷人家的孩子,维加在美国没念完中学便辍学打工,什么活儿都干。一天,有个街头摄影师给他拍了张照片。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被摄影这门手艺深深吸引,决心以后就干这行。不久以后,他买了台二手相机,租了匹小马当道具。周末,孩子们都换上漂亮衣服,他便带着相机,牵着马,走街串巷,给小孩儿拍照。等照片洗出来之后,他再挨家挨户到孩子家推销,25美分一张,50美分三张。但因为马吃得太多,提高了成本,这生意很快就做不下去了。
  维加18岁起便离家独立谋生,头无片瓦的他有时只能在公园长椅上过夜。但他一直没放弃摄影梦。24岁时,在外闯荡多年的维加进入顶好新闻照片社,成了一名暗房技术员。只有别的摄影师忙不过来,或深更半夜突发火灾,维加才会被叫去顶替拍照。但他一直很自信,认定自己是天生的摄影师。几年过去,他逐渐由替补荣升主力,越来越多地接到拍摄任务。但他仍不满意,不愿做“新闻机器”上的“零件”,一心想拍真正属于他的照片。1935年,维加离开这家后来并入合众国际新闻社的机构,成了一名自由摄影师。

  “谋杀公司”专职摄影师

  从工作多年的照片社离职,已近不惑之年的维加失去了经济保障。回忆过去,维加说:“我没等别人给我工作,而是自己创造工作机会。我做的事很简单,换成别人也能做,不过就是走进曼哈顿警察总部,只要有电报传来,便上前查看。我的打算是按照电报内容,赶到案发现场,拍下照片,再卖给报纸。头两年,我纯属无证经营,什么工作证件都没有。”他就这样厚着脸皮赖在警察局寻找新闻线索,把拍到的照片发给《每日新闻》《太阳报》《世界电讯报》等多家报纸。渐渐地跟编辑混熟之后,他才搞到一张记者证。
  在维加眼中,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纽约有太多世态值得用镜头记录。那时,纽约黑帮横行,正是“谋杀公司”的黄金年代。“谋杀公司”是媒体送给控制大批杀手的犯罪集团的称号。当时实际控制这家“公司”的是黑帮头子莱普克,他的犯罪生涯后来被改编成多部影视剧。他手下的杀手们每周领固定薪水,每完成一件谋杀任务则奖励1000至5000美元。莱普克从全美各地帮派“大佬”手上接谋杀订单。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家名叫“午夜玫瑰”的糖果店是“谋杀公司”的秘密总部。受命于莱普克和公司“执行董事”的杀手们用碎冰锥、绳索和枪支等凶器制造血案。“谋杀公司”兴盛一时,但最终难逃倒闭厄运,大批杀手被送上了电椅。而在彻底垮台前,“谋杀公司”还曾杀人灭口,清除大批目击证人。
  1935年到1945年,维加摄影最高产的十年,正好与“谋杀公司”的鼎盛时期重合。他拍摄了大量“谋杀公司”制造的惨案现场。甚至有人称他为“谋杀公司”的专职摄影师。

  预见血案的“第六感”

  为让照片卖出好价钱,维加必须和时间赛跑,赶在其他人之前到达,拿到独家照片。由于他经常比警察、消防员更早到达现场,往往案发后几分钟他便现身,似乎有神秘的预知能力。别人便送给他“维加”这个绰号,在英文中与“占卜板”发音相同。
  他的照片证明他并非浪得虚名。比如他曾拍下一个醉汉躺在路边,随后起身过街,被一辆疾驰而过的车撞倒,最后牧师前来为他举行最后的仪式。整个过程都被维加的镜头记录下来。他还曾在一天凌晨跑到唐人街上到处拍照。别人都以为他疯了。可片刻过后,街上便火光冲天。因为煤气总管道起火,整条街都在塌陷。
  当然,维加的名号并非来自一两次巧合,他有一些很“接地气”的秘诀。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曾于2012年举办维加摄影展,名为《谋杀是我的职业》。首席策展人布莱恩·沃利斯对维加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他说,维加在拍摄之余,一直努力积攒人脉,交往“黑白”两道的人。要是警察局长的女儿开生日派对,维加会到场充当摄影师。他的回报是获得了警用电台的使用权,对此其他纽约记者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而如果没和警官们一起喝酒聊天,那他就是在跟“谋杀公司”的黑帮分子打交道。
  能跟黑帮分子打成一片并不奇怪。维加是在纽约东部的贫民区长大的,他自然很崇拜那些出人头地、闯出名堂的家伙,即便他们并非正派人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些黑道中人往往死于非命。当他们中枪身亡后,维加总会尽力让这些人的“遗像”显得体面。为奖励维加,黑帮分子常常给他透露小道消息。有时候,谋杀尚未开始,大火还没点燃,维加就已经到达案发现场,这并不总是巧合。但不知情的人却以为他有未卜先知的“第六感”。

  ……
  详见本刊2016年11期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